提供海峡新闻网最新最热的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选 > 正文

兩岸首支原創閩南語冬奧歌曲上線 以音樂傳遞奧林匹克精神。

haixia haixia ⋅ 2022-02-06 00:22:51

北京2022年冬奧會以奧林匹克的激情與夢想,為華夏大地送上滿滿的「冰雪奇緣」。2月4日下午,由海峽兩岸文體群星創作並演唱的《嗨,北京!嗨,冬奧》正式上線,這是兩岸第一首歌唱冬奧會的閩南語原創歌曲。 

歌曲由莊偉凡、葉佳修、彭一萬作詞,林偉龍作曲。中國第一個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冠軍吉新鵬,首屆世界杯乒乓球單打冠軍郭躍華,台灣知名音樂人王中平、馮偉傑、陳建平、蔡羽勝、胡士瑛和大陸首位閩南語歌後陳飛等兩岸文體群星共同完成演唱,台灣知名音樂人陳建平任音樂監制。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台灣音樂人採用「雲」錄制的方式,兩岸歌手線上線下攜手以歌傳情,助力冬奧。

《嗨,北京!嗨,冬奧》上線後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中國羽毛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諶龍,中國舉重隊運動員、奧運冠軍李發彬,中國國家帆船隊隊員、奧運冠軍盧雲秀,台灣知名閩南語音樂人王中平等兩岸知名人士也為歌曲上線發來祝賀視頻。 


台灣校園民謠奠基人葉佳修以詞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歌曲創作中來。他曾創作了《外婆的澎湖灣》《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在進行歌詞創作時,他最想表達的就是作為東道主的驕傲和興奮之情。葉佳修表示,冬奧會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希望通過活力四射的音符,佐以直抒胸臆的演唱,讓這首閩南語歌曲以更為接地氣的方式,為奮力拼搏的冬奧健兒加油。

2008年,一首《北京歡迎你》火遍大江南北,這首歌也是台灣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平與奧運歌曲的首次結緣。14年後,他再度參與冬奧會相關的歌曲製作,以自己的專長為歌曲擔任音樂監制。在陳建平看來,音樂是可以不斷流淌的,將音樂與運動相結合,是非常契合的,「我很高興在製作方面能夠提供一些經驗」。

WeChat 圖片_20220206013712.jpg台灣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平(左二)與創作演唱團隊

14年間,陳建平也見證了大陸在文化和體育方面的進步。「如今大陸的音樂製作水平甚至已經超越台灣,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陳建平表示,文藝的創作要不斷有新想法,《嗨,北京!嗨,冬奧》這首歌曲的製作,也是兩岸音樂人不斷融合創新的過程。 

來自福建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也加入到歌曲的錄制中,將體育精神、奧運精神傳遞出去。「北京在心中,靈魂的期待。」首屆世界杯乒乓球賽男子單打冠軍郭躍華充滿驕傲地唱出這句歌詞。退役後,他一直致力於推動文體事業的發展,作為閩籍運動員代表參與錄制,郭躍華說自己很是激動。 

「北京是現代奧運史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這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是我們國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以後,才有可能舉辦冬奧會。」在郭躍華看來,儘管受疫情影響,注定這是一次特殊的冬奧會,但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國際交流機會,能讓一些國家更瞭解中國。 

作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羽毛球男子單打冠軍,吉新鵬對奧運的拼搏精神有著更深的感悟。在廈門生活二十餘年的他,一直覺得閩南人身上淳樸、勤勞的精神,就是奧運精神的具象化體現,「在運動生涯中,我們邁向成功的每一步都需要這樣的精神才能腳踏實地」。如今,在廈門從事競技體育相關工作的他,也看到了冬奧會對冰雪項目在南方的推廣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透露,不久後在廈門市體育中心將會開放一個冰球館,滾軸輪滑、旱地冰球等項目也都在推進落地。 

「冬奧會不僅僅是體育競技的賽場,更是不同文化展現風采又互相融合的舞台。我希望以這樣一首閩南語歌曲,讓兩岸的青年共享祖國繁榮昌盛的榮光。」

WeChat 圖片_20220206013710.jpg

 海峽兩岸文體群星共同演唱《嗨,北京!嗨,冬奧》

作為大陸首位閩南語歌後,陳飛不僅擔任演唱的工作,同時負責與兩岸音樂人一道,在短時間內完成歌曲的錄制。陳飛表示,此次的冬奧會是個很好的契機,創作兩岸第一首歌唱冬奧會的閩南語原創歌曲,一方面向世界傳播閩南語歌曲,一方面也為冬奧健兒加油助力。 

參與錄制的台灣青年、鋼琴家胡士瑛也難掩激動之情。這也是她第一次參與到這樣的歌曲錄制中來。「通過參與活動,也讓我對冬奧會有了更深的瞭解。」胡士瑛表示,兩岸音樂人以一貫的專業態度完成錄制,不斷昇華奧運和藝術的結合,以藝術的形式詮釋奧運精神,令人動容。

初次见面,请填写下信息吧:

haixia

haixia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最新文章